2015-0917
最大環境科研項目啟動 300億解決水污染防治技術京華時報訊(記者 夏命群)2月2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環境領域最大的科研項目——“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正式啟動,總經費概算為300多億元。  據悉,我國江海河湖水體污染嚴重,“水專項”的實施將重點圍繞“三河(淮河、海河、遼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一江(松花江)、一庫(三峽水庫)”,集中攻克一批節能減排迫切需要解決的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和改善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提供有力支撐。其最終目標是在2020年前,達到“水質改善
MORE >2015-0917
目前的環保能力能否應對危機可能出現的諸多問題?目前我國的環保能力能否支撐當前的經濟運行,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應做好哪些工作?
MORE >2015-0917
金融危機考驗我國環保力量:以環境監管促經濟轉型在國家為進一步擴大內需安排的約4萬億元投資中,直接投向生態環境領域的投資達3500億元。請您談一下,這4萬億元投資對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有何積極的意義?
MORE >2015-0917
環境保護部工作動態2009年第六期日前,由中華環保基金會組織實施的四川災區生態衛生廁所參與災區重建項目,已經完成試點建設,并通過了專家的檢查驗收。中華環保基金會捐贈四川災區實施的生態衛生項目,包括彭州地區的120座生態衛生公共廁所項目和大邑縣七里村100戶家庭生態衛生廁所項目。此項目計劃在2009年5月12日大地震一周年前完成。2月12日,中華環保基金會由周桂玲副秘書長帶隊,組織生態衛生方面的專家對已建成的2座生態衛生公廁和8座生態衛生戶廁建設項目的質量和進度進行了檢查和驗收,對建設中存在的專業技術問題進行了現場指導,并提出完善建議,為下
MORE >2015-0917
環保產業的環境法律體系研究市場經濟是人類發展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種生產方式,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人類文明走向現代化所必然選擇的經濟模式。但是市場經濟有其明顯的缺陷。在市場中,每個經濟主體在進行資源交換的時候總是以追求個體利潤最大化為終極目標的,但是,個體的理性行動最終可能導致的是集體的非理性結果,出現類似哈丁的“公地災難”悲劇。而且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還存在市場失靈現象,解決這些問題的理想對策是建立制約機制,即通過制定法律,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