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04-30 15:59:13 閱讀次數:2142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陜西考察時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綠色發展,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宣示了黨中央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堅強決心、堅實信念,為各地區各部門完成各項任務指明了根本方向和關鍵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上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
環境保護、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態文明建設注定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對已取得的成效不能盲目樂觀。應該看到,生態建設依舊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關鍵期,遠未到高枕無憂的程度,還需要跨越關口、啃下硬骨頭。我們要深刻認識把握生態規律,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人人履職盡責,當好生態衛士,以更加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立治有體、施治有序”,陸續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筑牢更為堅實的制度保障。
要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觀念。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增強全民生態環保意識,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鼓勵綠色生產與消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
要堅持從系統工程與全局角度鞏固完善制度。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調整區域產業布局,發展清潔生產;堅持不懈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推進荒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改善流域生態環境水平,加快建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系統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生態環境風險防范體系。
要堅持在制度執行與落實上狠下功夫,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要嚴格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肅貫徹考核問責機制,堅決打破一些地方“生態環境保護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怪圈,讓制度長出“鋼牙利齒”,形成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剛性約束與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們要持續將綠色生態視作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努力構建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而轉化為全國人民的積極行動與巨大合力,不斷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讓廣泛生態共識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落地生根,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文章出處:“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公眾號